SZIDF 2023第十一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

在未来 科幻会照进现实吗? | 朱岩梅对话2021全球设计价值峰会

图片

2019年冬天,数字时代之际,都市里充斥高科技产物、布满电子广告大屏的摩天大厦、霓虹灯装饰的小巷、雾霾密布的天空。

 

一群与人类具有相同智能和感觉的复制人,冒险骑劫太空船回到地球,想在机械能量即将耗尽之前寻求长存的办法,人类想方设法毁灭这些由自己制造的产物,战斗一触即发。


1.jpg

▲《银翼杀手》中的洛杉矶街景


这是1982年拍摄的电影《银翼杀手》的背景设定,远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人设想未来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2019年冬天确实如设想般,在数字化转型的高速发展之下,我们对科技早已司空见惯,人工智能、智能家居这些科技产品已然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幸的是复制人并没有降临地球,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将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


2.jpg
▲疫情下的洛杉矶街景
 
若是在科幻世界中,势必会有拯救世界的生命科学出现;
其实在现实世界,也有守护生命的它——华大高通量核酸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



01.png



疫情蔓延之际,大规模封区封城对我们的生活乃至全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亟待对病毒和疫情进行检测和控制。病毒检测成为重要的一环,要做到精准检测、快速发现才能守护我们的健康,但是不断新增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激增的检测需求,无疑带来不少困难。


发热病人的确诊、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别、隔离阳性感染者、保护阴性健康人群,都需要精准高效的检测。华大高通量核酸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便是诞生于疫情初期,24小时响应在全球情防控一线守护生命的同时,也展现设计之美和品牌内涵。


3.jpg

4.jpg

▲武汉“火眼”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我们不能被病毒蒙蔽了双眼,去只顾着扑灭大火”。


“火眼”取义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经典的故事《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之意。


武汉有收治病人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但是火神、雷神要有火眼金睛作为前哨,才能精准检测病毒、精准保阴隔阳,一同组成坚强的抗疫堡垒,保一方百姓平安。

因此取名为“火眼”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11111155416.png

▲“火眼”实验室LOGO


“火眼”,是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哨所。它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工程化、信息化、自动化、敏捷化的特点,由华大主导设计、测试、运行、人员培训及实验所需的配套核心技术产品,采用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试剂盒(PCR法),装备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整个方案不仅能够快速提升检测效率,更能快速复制、广泛推广、高效落地

 

华大以匠心设计打造出火眼”实验室的传统实验室、气膜版、车载翼舱版、机场“火眼”实验室等多个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在全球落地超过90座“火眼”实验室,分布在30余个国家(地区),对外输出,填补世界病毒检测短板,为全球抗疫做出立竿见影的贡献。


当中,火眼”实验室气膜版由华大基因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易托邦联合设计研发,采用仅需20分钟即能单体搭建的气膜结构模块化布局、新风系统和高效过滤系统(HEPA)的创新性设计,打造具有会生长、低能耗、更智能、可收纳、易运输、可降解等优点的可移动充电式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助力新冠病毒检测,为更广泛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与救治提供快速、精准的医学综合解决方案。


6.jpg

▲北京气膜“火眼”实验室


未来,这个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喷筑复合材料,变成混凝土壳体的结构,成为永久的建筑。由于过程正如一个母体内的鸡蛋胚胎,在诞生的过程中表面逐渐硬化,变成鸡蛋的过程,因此气膜“火眼”实验室也被称为“类生命”建筑。华大将“基因——细胞——人”和“人——建筑——城市生命体”的关系比喻成同构的关系,最终得出“类生命建筑”的概念。

 

火眼”实验室凭借着病原检测的完整技术方案、成套设备、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一举拿下2021年红点产品设计大奖中的最佳设计奖,成为7,800件参赛作品中仅有的115件最佳作品之一。它以“深圳设计”为标准化,以创新、快速响应为标尺,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超过90多座“火眼”实验室,让设计始终遵循服务,填补了世界病毒检测短板,为全球抗疫做出了立竿见影的贡献。

 

华大以科技+设计,为世界的健康助力。



02.png



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猛犸公益基金会理事朱岩梅毕业于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加入华大前,她是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四十岁时,她放弃大学老师身份加入华大,因意识到生命科技的曙光。朱岩梅在转行后,投入学习生命科学领域,一步步成为“翻译者”的角色,以通的语言表述生命科学和华大


7.jpg


她认为,未来已来,在生命时代,我们可以把生命数字化。人不能仅仅有一个财务账号,还应该有一个健康账号,使生命的各种指标都能在数字化之下实现量化,让我们了解身体和生命的密码。

 

很多人都讲今天是后工业时代或者是信息时代,其实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我们已经迈入了生命时代。生命时代,其实远比我们了解的来得还要快、还要迅猛,就像三十年前没有人相信IT可以这样改变世界一样。三十年前,甚至在十年、二十年前,IT还是一个单独的领域,但是今天IT无所不在了,在改变各个领域,最传统的领域,最新鲜的领域。生命科学也是一样,会从农业、医疗、健康、环保、工业方方面面,带来改变,这是数字化带来的。



生命时代是从上世纪初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的。


1999年,华大成立,旨在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2007年华大离开北京,去到了深圳,在之后的几年内迅速占据全球40%的数据产出量,再到收购美国公司,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测序仪,在这个领域,华大做出了中国人从来没有做到过的贡献


8.jpg

▲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框架图发表


人类探索生命科学,探索基因,皆因基因决定了很多。高矮胖瘦,头发和眼睛的颜色,甚至是舌头能不能打卷、大拇指能不能弯,基因组就像一个设计师编写我们的生命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可能会携带各种各样的疾病或者问题。中国的出生缺陷率为5.6%,每年约有2.6万个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是听障儿童最多的国家。


那如何能提前探索我们的生命呢?就是通过基因测序


9.jpg

基因的序列是生命的语言,也是艺术。


目前,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经可以通过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降低,基因测序打开了我们认识生命的这扇门。


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就是科幻照进现实,让人类可以远离治不起、治不好的疾病。



03.png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被称为20世纪人类三大科学工程,革命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及医疗健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华大团队与其他中国科学家共同承担了此计划的1%,开启中国的生命科学从跟踪,到追赶,再到同步,直至引领的跨越。

 

诺贝尔博物馆陈列的一把两米长尺子,记录了从1801年到2000年这两百年间的两百个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每一年的刻度是一厘米,2000年这个一厘米留给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两百年的科学发现中,也只有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10.jpg
▲诺贝尔博物馆
“发明的法则”尺子

奇点大学生物信息的大牛:生命是新黑科技,基因测序正以超越摩尔定律的速度在发展,而华大推动这个领域的变化,将测序成本降下来,将测序速度提上来,给这个世界推开了一扇新的门

 

2003年,完成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成本38亿美元;到了现在,成本只需要几百美元;相信未来,基因科技将会人人可及。

 

11.jpg

目前,华大基因已与国内多地政府开展合作,实施基因检测民生项目,包括已初步实现对河北省超过7000万人口区域的染色体三体类出生缺陷的全面防控,并将出生缺陷的防控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遗传性耳聋等领域,社会和民生效益显著。截至今年6月底,华大已为超过940万人完成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超过590万人完成HPV检测,超过450万人完成耳聋基因检测,并以“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人人可及的民生项目”为目标持续前进。

华大基因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为使命,以“健康美丽,做生命时代的引领者”为愿景,以“解读生命奥妙,谱写产业华章,体验精彩人生”为核心价值观,走在从根本上造福百姓、改变世界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211111155711.png


生命科学不仅在守护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远离疾病,健康美丽;生命科学也在守护自然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让生态更美好;生命科学也将能持续启发设计师们,从大自然、从微观世界去感受美,去寻找设计灵感。

 

2021SZIDF全球设计价值峰会邀请到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女士。一同关注在数字化转型之下,生命科学的设计与“美”,实现设计+生命科学,让生活更美好。



SZIDF | 2021全球设计价值峰会
聆听朱岩梅为我们阐释
在数字化转型下
华大
如何探索生命科学的设计与“美”


13.jpg


↑↑↑
扫描小程序码进行观展预登记峰会购票


-END-




2021SZIDF参展指引

展会信息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组织单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承办单位: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2021SZIDF展位分布

14.jpg


预定展位请联系

程先生 18666216210(微信同号)
赵女士 13714193343(微信同号)
张女士 13632460757(微信同号)
杨女士 13632524947(微信同号)
黎先生 13714701553(微信同号)


媒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