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IDF 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

全球设计价值峰会回顾 | 麦斯·柯瑞斯德格《科技与人的体验》

日期:2020-03-20 14:37:28    来源:

微信图片_20200320144555.jpg


丹麦新兴最佳品牌文化机构Urgent.Agency创始人/

麦斯·柯瑞斯德格《科技与人的体验》


大家好,我叫麦斯·柯瑞斯德格,来自哥本哈根,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首先我要感谢封总(点击回顾:封昌红《城市共创 设计开窗》),感谢深圳。我去年来过这里,感觉非常不错,之后的一年中我来到中国5次,封总也到过哥本哈根。


我们和宜家还有海尔这几个公司合作,我们把自己的机构叫做“文化设计机构”,其实我们也有相应的地方做社会的设计。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会建造文化,我们创造一些地点,以及我们要涉及一些身份属性。那属性是我们要了解自己,同时要了解品牌;地点就是我们制造品牌的地方,是我们真正开始工业流程的时候,要在这个地方进行;而文化可以是改变,可以驱动,我们对这些领域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把文化分析的工具结合在一起,包括历史科学、设计工具,大家知道设计工具也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还有一些设计思维,圆形的制造等等。我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就叫“文化设计”,这期间我们也非常幸运的获得了一些奖项。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信任,我想说的是不要为了信任而去设计,但是要通过信任来设计。现在都是讲速度,都非常快,我们怎么让产品受控呢?就是要信任,如何建造社会分享这个概念,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的内容。


微信图片_20200320144600.jpg


首先讲一个案例,就是宜家,他们也做了很多创新,其实很容易自外向内进行创新,而不是自内向外进行创新。我们看一下共享居住这方面的生活,现在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到2025年预计有7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我们如何生活在城市中呢?城市的尺度没有改变,即使中国建造速度如此之快,有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在一起共享,进行工具、房子、面积,各个方向的共享。


我们和开发商、思想家、建筑师、发明家进行沟通交流。我们看到有四个主题,首先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像优步、Airbnb等,这些商业模式改变了酒店和出租车的商业模式,是为共享而设计的。我们设计目的是为了共享,但是很多人不想共享,他会说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车,我不想和别人共享。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建造这种社区的能力,就是让人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进行东西的分享。但是我们应该怎样花时间一起成为一个好邻居?这种能力怎么提升?


我们接着看一下商业模式怎么共享,使用什么工具可以让人们有这样好的环境。比如我们做工具箱,可以建造房子,以及一些财务的模式、商业的模型,还有组织的框架等等,用以支持更多城市社会的发展;比如像银行要资助一部分人,用有价值的东西给别人提供支持,这些都是行得通的。


微信图片_20200320144603.jpg


再举一些例子,像之前说的拥有一套房子,还会有一些租客,这是双向选择。但是不一样的是,住房的开发商在两者之间进行了市场的探索,叫做“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是有共同思想方式的人生活在一起。类似把汽车租出去的话,有很多方面可以出租,这是非常表面的东西,还有一些其他不同的例子,但是也是未来的核心所在。还有另外关于老年人的方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随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可能会感到孤独,而这似乎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西方开发商也关注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像来自丹麦的一个共享花园,开发商构建了一个共享生活的空间,将处于不同想法的人,将来或许因为经济生活在一起,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买下100平米的住房。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建筑本身以外,还要能够不断的思考,能够让人们开始真正的融入项目方案中,去共享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经验。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邻居,可以相互认识,可以实现理想的生活。


第二个案例和大家介绍一下,去年我们来到海尔,大家都知道海尔是中国非常知名的一个家电生产商。海尔当时想做智能家居,他们在一年半前提出一个想法,开始走智能化的道路,要能够保持家政的互联互通,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大家知道或者想到这个想法,接下来怎么做呢?因为我们不可能早上醒过来就说要一个智能的厨房,如何保证我们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的潜力和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能够发展在一起?能够确保我们有足够的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因为这才真正能够帮助人们的生活,能够帮助我们从内部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才是外部提升设计的元素。


所以在这个项目之上我们提到的,对于海尔来说,每个人有了iPhone,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觉得只要有一个手机,再有一辆车,假如手机可以控制汽车,就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汽车,其实就是意识到一切都可以通过手机的形式互联互通。所以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要求一切的家居可以实现可预警化的保护,或者是可能运行,同时可以很好的预测人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在某一些连接做的很好,因为对于人来说,他可能不需要家庭里面的一些设施,我们就要开始思考市场的差距性。美国人喜欢安全性,对于他们来说家具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他们需要监控摄像头,确保孩子是安全的;欧洲人可能希望实现节能,如果欧洲觉得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把热棒以及加热关掉,就非常好;而因为中国是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国家,所以中国人需求的是方便性,需要的是中国能够智能驾车享受个人的私密生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在整个分析世界中,传统的模拟数字已经走向智能化,而智能化也影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的改变,还需要探讨对家居的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320144607.jpg


大概是4年前,我们的大使,他在哥本哈根有一个私人的府邸,他自己有一个房子,而且可以骑自行车上班,大部分瑞典人很喜欢自行车。我周末刚好和他见面,他说希望我们能够帮他做一个快闪大使馆,让更多的人能接触他。所以在他们的自行车上我们提到“欢迎来到我们第一个快闪大使馆,见到在瑞典的大使”。这样他经常骑自行车来到市中心,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大使馆和大家见面,你可以在公众媒体和他沟通互动。一般情况下外事并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人,而大使馆的网站也没有太多的创新和吸引力,我们就做了一个开放大使馆,可以亲眼见到我们的大使,可以向他介绍瑞典的基本情况。丹麦所有人都对艺术和建筑非常感兴趣,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情况,他骑着自行车,见到了很多的市民,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快闪大使馆的项目当中。


大家可能觉得为什么一个大使要做这样的工作呢?他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宣传工作呢?我知道在座有很多瑞典人,他们很喜欢直接民主,他们觉得直接见面就是直接民主的表达形式。这位大使是4年前瑞典派到丹麦的大使,正是由于通过“开放式大使馆”的方式,可以见到本地的人,因此他获得很多的报导。特别是现在丹麦的外事长来找我们说,有没有可能给他们也做一个。我们考虑了接下来的工作,即将把“开放大使馆”带到更多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200320144610.jpg


在瑞典的话有一个剧院建筑,这个剧院在新的总监上任之前建筑设计是非常老牌的,所以其中没有太多的真实戏剧元素,更多的是剧服以及吸人眼球的方式。我们开始跟他沟通,看能不能帮助他。后来我们创造了一种做法,大家知道我们吃寿司的时候会吃一点点姜帮助你去除味道。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吃完姜以后再吃寿司可以保持你的口腔清新,但这种是描述性的,可能是图片性的表现风格。他们希望去表演,他们希望能够登台表现自我。他们没有穿衣服和化妆,这里和其他简单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可以展现风格。当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性风格,我们也做了很多简单的框架,上面有不同的图色。后来他们觉得这个概念不好,你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设计,包括留白和颜色的使用都是这种。因为我们在图形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改变了一下字体,然后后面直接做成了剧院的手册。这是它的网站,而且你在下滑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看到我们使用的是蓝调的部分来实现互动。这是宣传物料,这是它的一个年度表演单,你直接打印出来,然后往下翻,非常简单和实用。人们通过这种能够再次体验剧幕本身,对于演员来说他们不再是为你选择这个剧目,而是我们把所有的剧目展示出来,然后一起进行规划,这就形成了集体智慧的做法。所以他们能够给人们更多的自助能动性,能够让人们有更多的感受。这是我们当时做的一些支撑性物料、一些原创的图像,同时用画笔的方向指明方向。这是他们的一个标识牌,看上去非常吸引眼球。因为给了人们更多的感受,给了人们更多的可接触感,或者给人们更多关于剧目本身的吸引力。现在剧院的生意越来越好,而且在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我们一些参与演员的名列单,这里展示了我们剧院的工作人员。


微信图片_20200320144614.jpg


最后一个部分是所谓的视觉创作,我们希望让人们感觉到个人可控和思考的空间,我们受到邀请进入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当中。业主方对于分享的空间,对于艺术非常感兴趣,他们问我们怎么分享空间。我们希望在上面建设一个空间,能够让人们有一个共享空间。这相当于一个物理的东西,但是包括思想上的,比如你读什么东西,什么。就是我们在这个顶部进行建造,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是绞索架,这是一些类似幻想、森林、梦想的感受。看上去就是这样的,从街边进入这个博物馆到了顶部,然后体验。我们希望人们能够获得一些精神上的净化,同时有地方让你坐下来。我们还讲到人的行为,还有进行思想上的分享,就是大家一起共享,我们怎么样建立一个同理心,如何有爱。


好的,我们讲到了共享的生活、海尔智能家居、创新、还有剧院,我们怎么能够更好的进入剧院,还有讲共享。不是为了信任而设计,是通过信任而设计。如果在一个新的城市里面你觉得不安全,但是有人过来邀请你,就会让你觉得非常开心。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思维思考设计,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好的设计出来。基于大家一起出行,有时候你觉得从私人空间到共享空间就不舒服,但是以后就不一样了。好的,谢谢各位。




演讲视频回顾



* 本文及视频、图片版权归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组委会所有,严禁随意转载使用,侵权必究。




媒体合作请邮件:kelly@szida.org

转载权限请微信:vanish9085



独家摄影合作/三段锦
独家摄像合作/Action4Studio千动影像

微信图片_20200320112147.jpg